Beckman Coulter CytoFLEX SRT 流式細胞分選儀 Sorter

CytoFLEX SRT產品特色

CytoFLEX系列的Sorter

  • 超高靈敏度的多色應用。
  • 參數與 CytoFLEX S VBYR 系列匹配。
  • 用於CytoFLEX SRT的CytExpert軟體界面直觀,方便多色分析。

容易分選

精密的分選邏輯

  • 超過15種螢光顏色用於區分細胞群。
  • 4向分選,混合模式分選。
  • 能夠捕捉abort細胞和保存寶貴的細胞,提高產率。

保留高品質細胞

  • 高回收率和分選後存活率。
  • Cyclone Movement系統(包括索引分選 Index Sorting)確保單細胞精確分選。
  • 分選收集容器包括樣品管,載玻片或多孔板。

何謂細胞分選 (Cell Sorting) ?

一、定義:在萬千細胞之中,找到你要的那一個

細胞分選(Cell Sorting)是一種從混合細胞群體中分離出特定細胞的技術。
這過程主要透過流式細胞儀(Flow Cytometer) 來完成。當細胞經過雷射偵測區時,每個細胞會被光線照射,並產生散射光與螢光訊號。儀器根據這些訊號判斷細胞的大小、顆粒度與特定標記(例如 CD4、CD8、CD45 之類的抗原)。而具備「分選功能」的流式儀(例如 CytoFLEX SRT),能進一步把這些細胞 「實體地分開」 ——不是只看,而是真的把它收集起來

二、原理:從光學分析到靜電偏轉的精密舞步
分選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:
細胞進樣(Fluidics)
細胞懸浮液被注入細流中,每個細胞被鞘液「包裹」在液滴裡,單獨通過雷射偵測區。
光學偵測(Optics)
細胞被雷射照射,根據其大小、顆粒度與標記螢光強度產生不同訊號。
訊號判讀與分類(Electronics + Decision)
電腦即時分析訊號,判定此細胞屬於哪一群(例如陽性或陰性群)。
液滴帶電與偏轉收集(Sorting)
當細胞離開偵測區時,它所屬的液滴被賦予正或負電荷,
再由電場偏轉進入對應的收集管。
這一步,就是「分選(sorting)」的靈魂。

🔬 三、常見應用場景

領域典型應用說明
免疫學分離 T 細胞亞群(CD4⁺ / CD8⁺)研究免疫反應或製備 CAR-T 細胞。
幹細胞研究挑選特定標記的幹細胞(如 CD34⁺)用於移植或分化研究。
癌症生物學分離腫瘤異質群細胞比較腫瘤幹細胞與一般癌細胞差異。
外泌體 / EV 研究分析與回收微小囊泡對應像 CytoFLEX SRT 這類高靈敏儀器。
分子生物學單細胞 RNA-Seq 前的細胞分群提高下游分析的準確性

🌈 四、技術進化與 CytoFLEX SRT 的位置

傳統流式細胞儀只能「觀察」,但細胞分選儀能「行動」;
傳統分選儀操作繁瑣、需要專家(專人操作);
而 CytoFLEX SRT 這類新一代系統,
則強調——

  • 簡化流程(30 分鐘內啟動)
  • 維持細胞活性(溫控與冷卻設計)
  • 支援索引分選(Index Sorting):讓研究者能回溯每個細胞的表型與位置

它讓「流式分析」不再只是看圖表,而是精確取樣、進入下一階段研究的橋樑

VSSC(紫光側向散射)

一、什麼是 VSSC / V-Side Scatter

在流式細胞儀/分選儀中,“SSC(Side Scatter)”代表的是細胞/粒子側向散射光的偵測,用來反映細胞內部結構、顆粒度或折射率差異。

當用的是 紫光雷射(≈ 405 nm 波長) 來做側向散射偵測時,就會稱作 Violet Side Scatter(VSSC)

換句話說:

  • SSC:側向散射偵測器(通常用 488 nm 或其他可見雷射)
  • VSSC:使用 405 nm 紫光做的側向散射偵測

二、物理原理與為什麼 VSSC 有優勢

要理解 VSSC 的優勢,就得回到光散射理論(Mie 理論/Rayleigh 散射)那邊去。以下是重點:

  1. 波長越短 → 散射強度越高
    基本上,光被粒子散射的強度與波長呈反比:波長越短(紫光比藍光短),對更小的微粒散射信號會比較強。
  2. 折射率差的放大作用
    紫光的折射/折向效應比長波光更敏感,所以當粒子與環境折射率有差異時,紫光可以更強調那個差異,讓微小微粒或低折射率粒子更容易被偵測。
  3. 改善解析下限
    因為上述優勢,使用 VSSC 可以把可偵測/可分辨的粒子尺寸下限往更小的方向推。舉例來說:CytoFLEX 使用 VSSC 時,可以將 70 nm 聚苯乙烯(PS)微粒與 98.6 nm 矽(Si)粒子從雜訊中分出來。
    相比之下,傳統的普通 SSC(例如 488 nm 激發)在小粒子檢測上就比較吃力。
  4. 應對低折射率粒子
    在檢測 EV(extracellular vesicles,細胞外囊泡)、病毒這類折射率接近水/緩衝液的粒子時,紫光散射有助於更明顯地區分信號與背景。許多研究便指出,用 VSSC 可以改善 EV 群體的解析能力。

三、VSSC 的主要優點(Why VSSC matters)

優點說明
提升微粒偵測靈敏度能偵測更小尺寸的粒子,比傳統 SSC 更向下延伸解析範圍。
改善信號與噪訊比(S/N)紫光散射更能凸顯微粒與背景介質的差異,降低被背景雜訊淹沒的機率。
更適合分析 EV / 病毒 / 奈米粒子在生物樣本中,這些微粒常常在傳統 SSC 下難以辨識,用 VSSC 可讓它們「浮出來」。
與現有 SSC 配合使用通常分析設計中會同時用 SSC + VSSC,交叉驗證與加強判別能力。
無需過度標記 / 放大技術用光學散射本身就可以分辨比標記螢光還要小的一些微粒,減少對染劑或增強手段的依賴。

液流自動設置和保持(Droplet Calibration)

(Auto Maintain Droplet)

功能系統動作技術重點實際意義
Droplet Calibration(液滴校準)自動掃描頻率與振幅,形成最佳液滴大小與間距。精確控制液滴生成,使每個細胞位於液滴中心。提高分選精準度,減少錯誤充電與液滴偏移。
Side Stream Calibration(側流校準)在完成液滴校準後,自動逐一校正各側流的充電相位、電壓與偏轉角,並保持廢液流垂直。利用感測器持續監控液流方向與電場穩定性。確保分選液流方向準確,避免交叉污染。
Auto Maintain(自動維持)系統量測液滴影像像素,依據變化調整壓電驅動電壓以維持液滴延遲(drop delay)。閉環回饋控制,自動修正液滴生成偏差。長時間操作仍能保持穩定的分選軌跡與精度。

自動回復液滴狀態(Auto Recovery)

如果軟體檢測到液流不穩定且在 1 分鐘內無法通過自動保持功能恢復,自動保持功能將關閉,系統啟動自動恢復功能。

在自動恢復中,系統依次停止樣品流,伸出廢液收集器,啟動流動池除氣泡功能。如果自動恢復成功,系統重新進入自動保持狀態並自動重啟分選。如果自動恢復失敗,系統停止分選,需要用戶進行干預,比如清洗噴嘴座、進行分選校準等。

PMT(光電倍增管) vs APD(雪崩光電二極體)

項目PMT(Photomultiplier Tube)光電倍增管APD(Avalanche Photodiode)雪崩光電二極體
工作原理利用光子撞擊光電陰極產生電子,經多級倍增電極(dynode chain)放大訊號。光子進入半導體 PN 接面產生電子–電洞對,在高電壓下觸發「雪崩倍增效應」。
偵測型態真空管式電子倍增器。固態半導體感測器。
輸出信號電流脈衝,經放大後讀出。電流直接放大後輸出(增益在晶體內完成)。

Share the Post: